在天津楊柳青畫社古文化街店的柜臺前,興致勃勃的顧客正指著中意的年畫和家人商量,店員也會根據年畫的寓意給出選購建議。
春節臨近,紅紅的燈籠將天津古文化街串了起來,此起彼伏的吆喝蓋過了冷風的呼嘯,面茶、糖畫、熟梨膏等小吃攤上冒著熱氣,突如其來的降溫絲毫不能減少人們采辦年貨的熱情。
“買茶葉要去正興德,糕點要桂順齋的,要說年畫,就還得是楊柳青?!比绻麤]有疫情,70多歲的老“天津衛”唐大爺每年都要在年前來楊柳青畫店走一遭,在他和許多天津人看來,一進臘月就開始忙活,掃房子、貼年畫、包餃子,這些過年的“講究”里藏著年味兒,非要自己上手才能品得出來。
1月18日,隨著人流,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走進了位于天后宮廣場前的天津楊柳青畫社古文化街店,發現整整一面墻上都貼著年畫,無論是抱著魚的胖娃娃,還是威武神勇的門神,幅幅色彩絢爛,張張寓意美好,難怪柜臺前的顧客挑花了眼,結伴而來的商議著,根據家里空間的大小比畫著;舉家出動的指點著,掰著手指頭盤算著統共要幾張;自己一個人來的干脆舉起手機,沖著視頻里的人喊:“說的是哪一個,要不你自己看看!”
“對孩子來說,畫里熱熱鬧鬧的場面很有意思,我們會引導他們自己觀察,比如餃子是不是跟家里包的一樣,炕上坐著一家子,老人坐在炕頭上?!碧旖驐盍喈嬌绻盼幕值曦撠熑寺剱傄贿呎f,一邊指點出名為“新年多吉慶 和家樂安然”年畫上的很多細節,“很多家長專門帶著孩子來挑,讓他們從年畫中直觀地理解民俗,體會孝老愛親這些中華傳統文化的意義”。
聞悅告訴記者,從2020年到2022年,受疫情的影響,古文化街春節期間只開街過一次。今年元旦開始客流量明顯回升,近幾天大家對于年畫的需求越來越多,“今年就數‘玉兔生輝’賣得最好,上架不到10天就賣了500張,現在已經斷貨了”。原來,楊柳青畫店每年只有到了臘月才出售膠印年畫,這種“限量款”一直以來都受到天津、山東、河北乃至東北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喜愛?!敖衲甑纳つz印年畫,選用的是我們畫社的老畫面,玉兔代表著吉祥如意,還有小兔子嘴里的白菜葉子寓意‘百財’,象征著財源廣進”。聞悅表示,不僅膠印年畫賣得好,楊柳青年畫中最具代表性的“蓮年有余”等幾個題材的木版水印手繪年畫也是爆款,“有人直接電話打過來,說不挑款,只要是我們楊柳青的就趕緊快遞12幅”。
楊柳青畫社黨支部書記劉岳表示,自2021年畫社正式并入天津出版傳媒集團,他們就嘗試通過“年畫+”的方式,將保護傳承非遺技藝與弘揚傳統美德、挖掘地方文化以及美育實踐等結合起來,讓楊柳青木版年畫這個非遺“活”起來,“2023年我們不僅推出了年畫元素的日歷書《淘喜》,還和必勝客餐廳、喜馬拉雅FM一起組織了‘西餐廳里的懷舊中國年’活動,讓年畫點燃春節的煙火氣,讓傳統非遺在春節‘火’起來!”
主辦: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?